智慧的心燈

十五︰言行 

由於自己的惡劣言行,所導致苦難,宛如鐵生𣁾之後,就會受𣁾的腐蝕一樣。 

善與惡兩種截然相反的言行,產生高尚與低賤完全不同的氣質和人格,宛如香與臭、光明與黑暗一樣分明。 

良好的言行,可以使你漸漸步向美好的人生,而且使你更接近自由和解脫的境界。 

瞭解真理,良好的品德,高超的見識,認真忠誠負責的人,永遠獲得大家的愛戴和尊敬。 

一個人的良好言行這種外在的行為固然重要;一個人的意識和思想這種內在動念更為重要,它指揮著我們的每一言一行。

一個人言談時,應該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語言去傷害對方。 

講話有道理,有分寸,文雅而有禮,那麼你的話就會美妙而動聽地令人佩服。 

背後說別人壞話,不僅有損人格,而且有損口德,使人厭惡。 

不講粗惡的話,不傷害所有的眾生,飲食有節制,內心寧靜地生活。

勿說無益身心之話,勿聽無益身心之語,勿做無益身心之事,勿近無益身心之人,勿進無益身心之境,勿讀無益身心之書。

言談謹慎,可以積累功德;節制房事,可以修養身心。

聽其言必觀其行,這是選人的方法,

惡莫大於縱己之慾,禍莫大於言人之非。

人生只怕酒色陷阱,必須百煉此身成鐵漢;世上全是是非場合,定要緊鎖口舌,沉默是金。

修己以清心為要,涉世以慎言為先。

喜時說盡知心話,到失和時須防對方和盤托出;怒時說盡絕情話,恐怕雙方和好之時自覺羞愧。

當面討好的話,有見識者聽了未必心裏高興;背後議論的話,受到攻擊者聽了有刻骨之恨。

批評他人惡行不要太嚴厲,要考慮到他能接受;教導他人向善勿要求過高,應該讓他能夠做到。

語言刻薄,做事刻薄,心思刻薄,為人無一不刻薄,免不了自招災禍;設計陰謀,隱藏陰私,損傷陰德,事事都陰險狡詐,自然會禍及後代。


十六︰學習 

不學習的人,宛如山間的竹筍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 

要親近博學多才、忠誠熱心盡責的人,常與這些智德兼備的人來往,是一種學習求上進的好方法之一。 

貪睡、愛閒聊空談,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,做事懶散、急躁而沒有耐心 ... 是導致墮落失敗的根源。 

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,不及時努力學習知識,生活沒有目標沒有理想,糊糊塗塗過日子,這樣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。

「活到老,學到老。」社會不斷變化,知識不斷更新,只有不斷地學習,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。

「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。」玉石不經過雕琢,就不會成為精美的玉器;人不學習,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。

學,就要學會;問,就要弄懂;然後慎重地思考,做出精確的分析,踏踏實實的去實踐。

善於學習的人,能夠借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,做事才可望臻於完美。

為學必須靜心,而成材必須好好學習。不學習不能使才能廣博,而不專心致志的人,學術上也不會有所成就。 (孔明誡子書)

岳飛︰「莫等閒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」激勵人們抓緊時間,幹一番大事業,不要等到年老時一事無成,追悔莫及。

朱熹︰「少年易老學難成,一寸光陰不可輕。」

青春年華很容易就消逝了,可是學問上要想取得成就卻很難,因此,應該珍惜每一寸光陰。

真正有才能的人,必然不自誇有才能;
真正有學問的人,一定不炫耀有學問。

寬厚之人,我向他學習涵養度量;
慎密之人,我向他學習訓練思維;
仁慈之人,我向他學習善馭下屬;
節儉之人,我向他學習居家度日;
明理之人,我向他學習通達聰慧;
質樸之人,我向他學習誠實忠厚;
才智之人,我向他學習靈機應變;
沉默之人,我向他學習保養心神;
謙恭之人,我向他學習親近師友;
博學之人,我向他學習增廣見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