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的心燈
二十三︰健康
貪慾、憎恨、無知,是疾病的三大根源。
疾病有兩種︰身體的疾病和心靈的疾病。人的身體,有的人可以一、兩年不生病;但是心靈能夠不生病的人,實在太少了。
情緒不穩定,不能善待親友,不被人信賴的人,是一個不健康人。
智者應清除自己心靈上的污垢、捨棄感官的慾望。只有自己親自醫,才能有效地確保自己心靈獲得健康。
一個人能夠按時早睡早起,除了工作之外,閒暇的時間閱讀書報、運動、種花木、習字等等;周末探望老人院、孤兒院或到野外遠足。 這樣的生活的話,身心自然健康,生活豐富多采。
有活力、常思考、行為清淨、明辨是非、自我約束、飲食起居定時清淡的人,必定會永保健康的人。
中醫學的理論,每晚十時半運行肝經的時間,應該上床安睡,使肝臟得到充分休息,可以使面色保持紅潤。相反地夜間淫浸於色情場所,通宵達旦,陰陽倒逆,傷身損神,無藥可治。
一個先天或後天殘廢的人,因為他具有堅強的意志,有理想有信心,好學勤奮,所以他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,值得尊敬的人。
香脆的美味,醇酒和肥肉,吃起來很可口,卻對身體有害處;肌膚細膩、牙齒潔白的美女,令人歡悅,卻會損耗精力。所以,去除過份的物慾和過度的情慾,身體才會不受傷害。
二十四︰施捨
布施分兩種︰「淨施」和「不淨施」
淨施包含︰
「財施」︰捐錢財給貧困者。
「衣食施」︰損贈衣食給饑寒者。
「病人施」︰施藥品給患病者。
「筆墨施」︰捐贈紙筆、書籍給窮苦學生。
「善緣施」︰提供場地助成善緣聚會等。
凡是不求世間名譽福報的布施者,稱之為「淨施」。
不淨施包含︰
「要名施」︰希望布施後獲得美名。
「求報施」︰希望布施後獲得福報。
凡是布施的目的為求名利者,稱之為「不淨施」。
布施在佛教分三種︰
「財施」︰指贈錢財,以衣服、飲食、田宅、珍寶施與他人。 需要善良慷慨的胸懷。
「法施」︰開導知識、引渡他人,是真理的布施,需要超人的智慧。
「無畏施」︰以勇氣、責任、同情來救人於厄難,(包括做義工、派送善書、照顧病老殘弱者。) 需要過人的膽略和機緣。
人世間時時、處處可以做的布施︰
「微笑」、「稱讚」、「和振奮的精神」。
「微笑」︰一個微微的笑,由於人類本性善良,可以帶動其他人也 微笑,建立微笑的環境︰社會、公司、學校、家庭、這樣的布施人 人可以做得到。
「稱讚」︰用唱歌、語言、詩詞來讚美大自然,讚美同事、同學、親友的優點,使整個世界充滿美麗的「好音」,這是人際間的布施。
「振奮的精神」︰假如每天以抖擻的精神、整潔的衣著、文雅的儀表出現,那清新的氣魄使世界更美麗,可以給同事、同學、親友帶來加倍的生活勇氣,鼓舞和快樂,這種布施的效用與功德也是很大的。
高尚的人施捨東西時,心中不存有任何的意圖和目的,這種不求果報的施捨,所產生的功德是最大的。
小人一心盼望別人施恩,受惠過後立即忘掉,君子不輕易受人的恩惠,受惠就必定要報答。
善於立威的人不輕易發怒,善於施恩的人不盲目施恩。
施捨我真摰的恩惠,就可以大積善德;待人保持一定距離,就可以保持友誼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