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為什麼要行善更要求慧 — 「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」第五集

△ 菩薩有三種典型:第一種是悲增菩薩—富有慈悲心,但沒有智慧,一心只想救人和度人。然而由於不知如何救度眾生,結果自己也沒能得到解救或解脫,正如一個人不會游泳,卻一心想下水救人,結果人沒能救起,自己也跟別人同歸於盡,因此自己應當先具備智慧,學會救人的技術能力,這樣才能達到救人的目的。第二種是增智菩薩——這一種與前面剛好相反,只想求得智慧以便自救自度,不想救度別人,因此只知獨善其身,喜歡隱居在深山叢林,閉門自修,這些人最多只能修成阿羅漢,不能成佛。佛陀認為這些人只知有己,不知利他,乃是「焦芽稗種」實不足取。第三種乃是悲智常運菩薩——這一種能同時重視慈悲與智慧,能夠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,正如鳥具兩翅,人具兩腳,兩者兼顧並重均衡發展,而成為中道圓滿,福慧雙修之菩薩。這種修持方式最為可取。

△ 有一次佛陀看到一位八十歲的老翁,還在大興土木建造豪華別墅,絲毫不知道無常即將降臨其身,佛陀對於這一老者的愚痴非常憐憫,就前往拜訪老者,要提醒他珍惜生命多種福田,沒想到這位老者見到佛陀後,一再表示要監督工程進行,非常繁忙,無暇與佛多談,佛再告訴他,人生有些事比建屋享受還要重要,希望他能撥空聽一下,老者仍然表示現在很忙,以後有機會再聽,佛陀第三次再提醒他,這些重要的事如果現在不聽,將來恐怕就不容易聽到,希望老者能撥十分鐘聽他說法,沒想到老者就面呈慍色,表示很不耐煩,隨即就離佛而去巡視工地。佛陀無奈的感嘆一聲說慢慢離開而去,不料十分鐘後,這位老者,便因建造中的大屋樑忽然墜下而當被壓死,家屬們立即嚎啕大哭,非常悲傷。佛陀對於這位老者再三不願撥空聞佛法,以致無法適時逃過一劫,心中至感惋惜與悲痛。在回家途中,有一些外道遇見佛陀,說問佛從何而來,佛乃告知剛才往訪富翁,富翁不願撥空聞法,以致難逃一劫之經過。這些外道聆聽之後,對佛陀的慈悲及佛法的寶貴,至為感佩,紛紛向佛頂禮拜謝。佛陀隨即向弟子開示:「愚者牛飲不知茶味,智者品茗一聞即知。學道也與此相似。」

△ 宋朝大儒朱熹,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縣知縣,在這期間曾被一個刁民設計而錯判一個盜葬s地案件,事後發現真相,朱熹非常懊惱後悔,乃焚香向天祝禱:「此地若發,是有地理,此地不發,是有天理。」不料事後在一夕之間,天降大雨,雨水如注,該刁民所s佔的「絕佳」風水地,旋即被破壞摧毀,面目全非,成一潭濁水。由此可知福地唯有福人才能享用,無德之人雖然費盡心機,巧取豪奪,而一時佔有,但也絕對無法由此獲益。因此「地理」不如「人理」,「人理」不如「天理」,「天理」不如「人心」。因此「人心」還是最重要,一個人如能具備正知正見,發慈悲心認真行善,廣植「福田」,將來必可獲得真正的福報,如果捨此不由,只想尋找龍穴寶地,企圖藉「好地理」來發展家業,庇蔭子孫,則不啻是緣木求魚,本末倒置,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,不問自得。

△ 韓國一位著名的禪師元曉大師,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發人省思的話:「我曾經盡一切的力量(包括神通)也無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謝。甚至集一百個神通力也無法阻止無常的來臨,因此不管你願不願意,世間的無常是無法避免的。」花會凋謝,人會生老病死,美麗佳人會年華消逝,財富權勢如過眼雲煙,隨時變易,「天下無不散的宴席」「花無百日紅,人無千日好」,這些無常的現象,任何力量都無法加以改變,有不少人企圖運用神通力來阻止無常的發生,結果均徒勞無功。例如:印度q璃王攻打釋迦族時,目犍連曾運用神通將數百名男女置於x中,放在天上,以便延續釋迦族後代。戰後將x收回打開,x中所有的人無一倖存,只剩血水。佛陀雖具六大神道,卻也罹患嚴重的背痛和胃病,而且在八十歲的時候就涅槃(去世),號稱神通第一的佛弟子目犍連後來也被仇敵殺害身亡。可見「神通」不敵「業力」,「業力」不離「因果」,因此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,老老實實,誠實作人,隨時注意修持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相信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的因果律,這樣才是正確的智慧的作為,千萬不要想用旁門左道,抄捷徑或投機取巧的方式來作為我們的信仰或作事的指針,否則到最後發現錯誤時就「再回頭己百年身」,這時就會後悔莫及,而己付出的代價也就未免太大了。

△ 奉獻自己的財物、時間、力量和愛心去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,表面上是付出給予,然而他所得到的回饋卻是金錢所絕對無法買到的感受──內心覺得非常充實和愉快,這便是精神和心靈上的富足。一個人如果在物質上或財富方面很匱乏,但是如果能發心行善,縱然布施的能力很有限,然而也可以在精神上感到很富足,成為一位「貧中之富」的人。一個財力豐裕的富翁,如果也能發慈悲心盡量去幫助社會上 一些不幸的人群,則其內心也必定感到很充實,精神上感到委富足,那麼他也會成為一個「富中之富」的人,一個唯有在精神上感到委富足,才可以說是真正富足和快樂的人。反之,如何精神方面感到很空虛和苦悶,則不管擁有多少財富,住著豪華的別墅,開著進口的名車,吃著山珍海味或滿漢全席,穿著名貴華服和鑽飾,也會覺得這些一切都索然無味,毫無意義,甚至覺得非常無聊、孤獨和痛苦。這些人便是典型的「富中之貧」。世界上最可憐和最痛苦的人乃是「富中之貧」及「貧中之貧」的人,親愛的朋友,你想選擇成為那一種人呢?

△ 每一位正信的佛教徒都瞭解,念佛的目的並不是在求福消災(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事,因為佛本身世不能消定業,公然違反因果的定律)而應該在以佛心來代替凡心(凡夫的心是貪瞋痴慢疑等等),使人心光明清淨。所以念佛不應只是口唸,而應心中常以佛為榜樣,隨時學習佛的大慈大悲心去救眾生,使自己能提升境界,將來能成聖成佛才有意義。因此長時間唸佛的人,如果心態始終未改,仍有貪瞋痴慢疑的習氣,那麼唸佛便毫無意義。正如一個人如果整天誦讀國父遺囑幾百遍,卻不效法國父的精神去愛國救民,是一樣的荒唐。我們知道,佛經是要我們去實踐的,去身體力行的,而不是要唸的(試問究竟是辰唸給誰聽?給佛聽還是給自己聽?每天需要唸那麼多遍嗎?)如果每天都能虔誠的,全神貫注的唸佛幾分鐘,是否要比心不在焉,只求每天要唸幾百遍,更有意義?因此念佛應該只是一種手段,一種提醒以便警惕自己和檢討自己的一個方式,最主要的目的,應該是在使自己成佛達到佛的境界。因此不應該將手段當作目的,而忘記了原來的目的。筆者發現有不少人,為了唸佛每天都犧牲了睡眠,放棄了很多該作的家務及與家人聚會的時間,甚至也因此不再參加布施行善和替大家服務的活動,每天只是想在佛堂唸佛幾千遍,誦經幾百次,結果夫妻的感情與家人的關係反而愈來愈疏遠,孩子也由於疏於督導管教而造成了不少的問題,此外又減少了布施的活動而影響了福報。因此我們不僅要「念佛」、「禮佛」、「研佛」,更重要的是必須進一步去「學佛」「成佛」,這才是比較正確的作法和應有的態度。

△ 佛陀的兒子羅O羅,十幾歲時隨佛陀出家,很調皮,常喜歡說謊作弄別人,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,因此僧團中無人敢加以糾正,以致日久漸生不良習氣,佛知道後決心加以教訓,有一天佛命羅O羅端大盆水洗佛的雙足,洗後就問他說:「這些水可以喝嗎?」「不,不能喝。」佛說:「這盆水一旦變髒後就不再受人珍惜,而智被人丟棄。同樣的道理,一個人如果常常說謊,以後也就不再被人信任。你知道嗎?」羅O羅聽後立刻覺得慚愧。佛命他將水倒掉,再問他:「這個盆叫什麼盆?」兒答:「這是洗足盆。」佛問他:「這個盆可以用來盛水洗米洗菜嗎?」「沒有人會用它洗米洗菜了。」佛說:「對。一個人如果心不清淨,言而無信,則永遠不會受人敬重。自甘作賤的人,只能被人踩在腳下成為低賤的用具,永遠不能被人所重視。你如果不改錯誤的言行,就如同這盆。」佛陀說後又用腳將該盆踢到遠處,問羅O羅:「我現在踢掉這個盆,你覺得可惜不可惜?」「不大可惜,因為它只是一個粗盆。」佛陀說:「對。同樣的道理,一個人如不學好,自居下流,令人失望,別人也就不會刻意去愛惜他。」佛指著被踢翻而覆蓋著的盆子對羅O羅說:「現在覆蓋的盆子能裝下水嗎?」「不行。」佛陀說:「你現在正如這個盆,心口均不清淨,屢說妄語,顛倒是非,指空為有,指有為空,一如此盆,不值人疼愛。」羅O羅受到佛陀一連串的教訓後,異常羞愧,隨即向佛陀表示衷心的懺悔,今後決心痛改前非。後來佛陀讚嘆羅O羅乃「密行無礙第一」。

△ 香港一位小姐很小就因為家庭的關係而信了一個宗教,然而長大後對於很多的世事及人生的遭遇,都由於無法應用自己信仰的教義加以圓滿的解釋而常常心生疑問,始終無法釋懷,有一次在無意中聽到一位佛教法師的演講,這位法師對於因果的道理闡述得非常精闢透徹,使她覺得心,生歡喜,十分折服,後來也就毅然改信佛教,成為佛的三寶弟子,沒想到改變信仰後不久,她的眼睛竟發生了毛病,雖然不斷的到處求醫,後來竟不幸日益惡化,終於完全變成盲目,許多過去的教友聽到這個消息後都紛紛前往探望,而且在有意和無意中強烈的暗示她,這是背叛宗教信仰後教主給她的懲罰,因此大家都幾乎異口同聲的希望她趕快悔悟,放棄佛教早日恢復對原來宗教的信仰,然而這位小姐卻冷靜而堅決的告訴這些教友:「我的眼睛雖然已經變盲,然而我的心卻不盲,我的雙眼會變盲一定是有原因的,這原因與我信仰什麼宗教並沒有什麼關係,因此我不會怨天尤人,也不會再盲目的相信宗教,我認為相信佛教是令人心安理得的,我不僅不會放棄佛教,將來更希望能進步加以深入研究,以便獲得解脫和心靈的充實。」

△ 有一次一個外道對佛陀大聲辱罵,非常無禮,然而佛陀均始終保持沈默,不加反駁。事後一位弟子就忍不住問佛陀,剛才有人罵您,您為什麼都相應不理,不回一句話呢?佛這時反問弟子說:「如果有人送禮給你,而你不願接受,那麼這些禮物要怎樣處理呢?」弟子說:「這時送禮的人就會把禮物帶回去。」佛說:「對。如果有人罵你,你保持靜默,不加反駁,那麼這些罵人的話無疑的就由罵人者自行收回。因此有時候沈默乃是最好的抗議。」又有一次佛與弟子走到市場看到一個賣魚的攤位,佛就命阿難將魚下面的墊草拿起來,並要他聞聞是什麼味道。阿難說:「這個聞起來好腥臭。」他們後來又走到一家檀香的袋子,並且要他聞聞看是什麼味道。阿難聞後就說:「這個聞起來好香哦。」這時佛就向眾弟子說:「一個物品如果與魚接觸便會有腥臭,如果與檀香接觸便會有香味,雖然這些接觸為時很短,然而卻會立即產生完全不同的味道,人在選朋友的時候也一樣,近朱者赤,近墨則黑。一旦與惡人相處,立即便會受到惡的感染,反之,與善知識相處,也會立即受到善德的薰陶,因此一個人在交友方面實在不能不慎重呀!」

△ 有一次一個婆羅門(印度社會中階級最高的祭司僧侶)問佛陀說:「人一生下來便屬於不同的階級,可見眾生並不平等,可是您一再強調眾生平等,那麼這種矛盾的現象,您如何自圓其說呢?」佛隨即回答說:「你雖然是貴族,比社會上其他的人似乎更為幸運,不過我想請問你,你是否可以比其他的人少受一點因果的報應?可以比其他的人少受到生老病死的痛苦?可以比其他的人少一點定業?如果你作了好事或壞事,將來是否跟其他的人一樣,都要接受報應?你的肉體是否跟其他的人一樣常常會有病痛?將來是否一樣會死?你一旦造了業,會不會因為你是貴族就可以受到上天特別的赦免而消除?」這位婆羅門聽了佛陀的開示後異常佩服,就向佛陀頂禮答謝,並且皈依了佛教。

△ 有一次一位弟子問佛陀:「請問世尊,您一生中所有的教化能否用一句話來加以概括說明?」佛說:「可以,我所有的教化可以用一句話,『一切都不可執著』來說明。」所謂執著即愚痴,無理的固執自己的見解或習性,使自己無法變通,無法客觀和虛心,以便接受各種善知識,而提昇自己的境界。自然界中有些動物非某種食物不吃,例如蠶非桑葉不吃,貓熊非箭竹不吃,無尾熊非某一種油加里的葉子不吃,結果嚴重的影響了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機會。因此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時就說了一句非常令人深省的話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佛性,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正果。」由此可知妄想(對未來的想像)及執著(對過去的想念)是妨癒A此外金剛經上亦一再強調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「菩薩無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一個人如果要有效的破除各種成見,分別心、人我心、眾生心、壽者心、不動輒認為你是外道我是正信,這個有用,那個沒有用,一切唯我獨尊,我的最好……那麼最好私方式便是充實智慧,因為智慧乃是消除執著與業障的最佳利器。正如點燈便可以驅除千年的黑暗,業力一如稻草垃圾,只要點一把火即可將之燃燒淨盡,是同樣的道理。

△ 什麼是智慧?名作家林清玄曾將它做一個很好的說明,他說智慧依字面的涵意是:正如「日」照大地,產生光明,使人「知」道世間一的真象、真諦、真理、是非、善惡、正邪、真假、美醜、性質和分野,使人的「心」對於各種「非」禮「非」我「非」善「非」德的事務能加「三」思,並能斷然加以勸止,不再繼續沈迷,而能回頭是岸棄邪歸正。此外還能深切的了解世門最重要的道理:①一切無常,②人身難得,③因果循環,④輪迴痛苦,且能夠⑤以戒為師,時時刻刻注意身、口、意的修持,不斷精進,如此終必獲得無上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