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道 籠 負 母 歸
救母險如履薄冰 越山肩負步競競 鮑出,字文芳,後漢時代新豐人,天生魁偉,稟性至孝。
時值賊亂,賊掠其母,鮑出髮指,追殺賊眾十餘人,終見其母及鄰居老嫗同受梱綁,遂奮勇衝前解救,賊見來勢凶猛,勇不可擋,乃釋其母與鄰居老嫗。
嗣後以世情動蕩,乃奉母避難於南陽,數年後賊亂平定,本欲以轎扛擡其母返回故居,却因跋涉危險,遂編製竹籠,肩色負其母歸鄉。
其母享年逾百始逝世,時鮑出巳達七十餘高齡。 孝 傳 五 世
至孝事親世頌揚 子孫代代仰遺芳 陳侃,字君和,宋朝永嘉人,事親至孝,名遍四方。 其事雙親,溫順恭敬,百依百順,竭盡所能,以博歡心,遇親有病,則自奉湯藥,日夜在側奉侍,既卒,哀慟欲絕,克盡
[生事盡力,事死盡思] 之聖訓。 其孝行,家人引為典範,是以代代子孫,相連效法,人人弘揚孝道。
陳侃以一己之孝,引導全家成千的大族,上慈下孝,兄友弟恭,夫唱婦隨,妯娌和合,滿堂春風,和氣藹藹,得以五世同居,傳為佳話。 朝廷特旌表其門閭曰: [孝門陳君]
,鄉人咸稱其門為: [陳孝門]。 遂 成 母 願
母囑築橋志必堅 晨昏耿耿操心田 宋朝,蔡襄 (世傳蔡端),自幼秉性至孝,未敢違悖母命。 宋仁宗時,其母携蔡襄乘小舟經洛陽江往惠州途中,遇強風翻落江中,幸被拯救,始免淹沒。 其母盧氏經常述及此一遭遇,勉勵祭襄力學,求取功名。 將來在洛陽江上築造大橋,造福人群。 及其長大,不負母願考中進士,任端明殿學士,屢向皇上請求回鄉未獲准,終獲派為泉州知府。 回鄉後,謹遵母意,積極籌款造橋,不眠不休,親自督工,克服萬難,終能築成洛陽橋利濟後世,完成母願。
|
|